查看原文
其他

线上研讨会 | 信息时代如何做好“远距离”科研?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爱思唯尔Elsevier Author 爱思唯尔Elsevier

近期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情况牵动着每个人的心。经过此次疫情,大众的工作生活发生了不小的改变,也收获了许多“防疫”经验。对科研工作者来说,疫情的发生可以局限科研空间,却无法阻止科研工作者进行学术研究的深度,“远距离”科研成为信息时代普遍的工作模式,并为科研工作提供更高效的科研机会。


本次线上研讨会,爱思唯尔特邀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张强老师、清华大学化工系2018级直博生陈筱薷同学、爱思唯尔电子平台及内容大中华区内容顾问刘晓倩博士,对如何在线上进行高效的科研工作,进行经验分享与深度探讨。让我们一起来关注:


“疫情时期的线上科研”


线上研讨会

爱思唯尔线上研讨会

爱思唯尔邀请您一起

思考“远距离”科研工作的方式及未来发展


时间:2020年3月5日

星期四 19:30-20:30


参与方式:线上微吼直播

(网页或移动端均可观看)


即刻报名

⬇长按或扫描二维码报名线上研讨会

微信扫描二维码,

填写报名信息后报名成功。

在直播时间再次扫描二维码进入直播间,

即可观看研讨会直播。



研讨会四大亮点

本次研讨会必须要参加的理由




专家分享

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张强老师主讲,解析“经验满满”的线上科研工作。

深度话题

深度探讨关于进行线上科研的经验与方法,对未来线上科研之路进行思考。

重磅“干货”

分享亲身线上科研经验,带您了解最高效的线上科研方法。

直播观看

让各位科研工作者或对科研感兴趣的人群,足不出户,直接通过线上直播平台,观看并参与讨论。





研讨嘉宾及内容简介

嘉宾一 



张强

清华大学长聘教授


个人简介:

张强,清华大学长聘教授。在清华大学完成本科、博士学习后,先后赴美国凯斯西储大学、德国马普协会Fritz-Haber研究所留学。现从事能源材料研究,尤其是金属锂、锂硫电池和电催化的研究。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、教育部青年科学奖、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、清华大学刘冰奖、英国皇家学会Newton Advanced Fellowship。所指导学生中,张学强、李博权等同学获得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。


演讲主题

信息时代“远距离”科研的初心与温度


1

方法在变,初心不变

  • 因材施教育人,为学生定制化布置长周期任务

  • 保证线上科研氛围,每周分小组开展组会交流

  • “闲下来”的bonus:深入思考课题,写作培训班

2

距离在变,温度不变

  • 设计全组交流活动:计算技能培训、全国“挑战杯”作者分享

  • 支持线上感情建设活动,营造全组交流氛围


嘉宾二



陈筱薷

清华大学化工系2018级直博生,2014级本科生


个人简介:

陈筱薷,清华大学化工系2018级直博生,2014级本科生,师从张强教授,从事储能器件的研究。现任清华大学学生科协主席,校团委科创中心副主任。曾获第十五届全国“挑战杯”特等奖、首都“挑战杯”一等奖、国家奖学金、北京市优秀毕业生、清华大学综合优秀奖学金、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标兵、清华大学科技创新奖学金等荣誉。


演讲主题

全方位“远距离”科研培养模式下的成长与体会


1

文献阅读

  • 如何利用已有的线上资源进行文献阅读与调研

2

整理与写作

  • 写作课与文章整理中的写作技能提升

3

思考与沉淀

  • 组会等定期学术活动以及频繁私下学术交流加深思考

  • 文献调研与基础知识学习加深课题理解

  • 广泛阅读开拓思维


嘉宾三



刘晓倩

医学博士

Elsevier电子平台及内容大中华区内容顾问


个人简介:

刘晓倩,医学博士。曾任Elsevier大中华区电子书顾问,现任Elsevier电子平台及内容大中华区内容顾问,主要负责Elsevier核心内容、电子平台,电子期刊投稿、发表及使用。在科研实践、科技助研方面有丰富经验。


演讲主题

身宅心不宅,海量学术资源正待探索


1

一大波学术资源正在免费开放

  • 长期/疫情期间免费开放的数字资源

  • 科研文献管理工具帮助“云”阅读,开拓科研视野

  • 虚拟“研究学院”帮助提高科研素养和写作能力

2

如何在校外环境流畅访问订阅内容

  • 几种校外访问的申请及应用方式,以ScienceDirect/Scopus为例


立刻报名爱思唯尔线上研讨会

开启你新的线上科研之路!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